动迁房买卖合同无效的法定情形有哪些?动迁房买卖合同纠纷的起诉程序是怎样的?法律怎么规定的,律小帮给出如下解答:
一、动迁房买卖合同无效的法定情形有哪些
当事人不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当事人恶意串通,损害他人合法权益;违背公序良俗;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当事人订立合同的意思表示不真实。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百四十三条规定,具备下列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有效:
(一)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
(二)意思表示真实;
(三)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
第一百四十六条规定,行为人与相对人以虚假的意思表示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以虚假的意思表示隐藏的民事法律行为的效力,依照有关法律规定处理。
第一百五十三条规定,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但是,该强制性规定不导致该民事法律行为无效的除外。违背公序良俗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
二、动迁房买卖合同纠纷的起诉程序
起诉程序是指当一方认为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向法院提起诉讼的一系列程序。一般来说,起诉程序包括以下几个环节:
1、提起诉讼:当当事人认为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
2、受理立案:法院收到诉讼请求后,会审核材料是否齐全,并决定是否受理该案件。
3、调解阶段:如果双方同意调解并达成协议,案件就会结束。
4、庭审阶段:如果双方无法达成协议,法院会组织庭审,听取双方的陈述和证据,并进行判决。
5、判决阶段:法院会根据证据和法律规定作出判决,宣布胜败,并发出裁决书。
6、强制执行阶段:如果判决书生效后,被告方不履行判决,起诉方可以申请强制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