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手房纠纷证据需要哪些?如何更好的应对二手房纠纷?法律怎么规定的,律小帮给出如下解答:
一、二手房纠纷证据需要哪些
二手房买卖产生纠纷的,当事人需要提供的证据有很多,包括房屋买卖合同、转账记录、房屋鉴定报告等。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六十三条规定,证据包括:
(一)当事人的陈述;
(二)书证;
(三)物证;
(四)视听资料;
(五)电子数据;
(六)证人证言;
(七)鉴定意见;
(八)勘验笔录。
证据必须查证属实,才能作为认定事实的根据。
第六十四条规定,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主张,有责任提供证据。
当事人及其诉讼代理人因客观原因不能自行收集的证据,或者人民法院认为审理案件需要的证据,人民法院应当调查收集。
人民法院应当按照法定程序,全面地、客观地审查核实证据。
二、如何更好的应对二手房纠纷
1、法官角度:作为法官,掌握着诉讼胜负的裁量权。所以法官应严格按照法律规定,坚持维护交易安全、调解优先的原则,力争妥善处理纠纷:
(一)力争维护合同有效性和交易安全,保障正常交易秩序和群众生活稳定,保护善意第三人的合法利益;
(二)对于房价上涨后出卖方以各种理由悔约的案件,坚持差价补偿的原则,增加违约成本;
(三)充分行使释明权,帮助当事人作出正确选择,同时坚持调判结合,及时化解纠纷;
(四)通过发送司法建议等途径,规范房地产中介公司的经营行为,净化市场环境,降低纠纷发生几率。
2、购房者角度:购房者应该在购房过程中注意细节,提前防范和规避风险:购房者在与二手房主签订购房合同时,应提前考虑可能带来的隐患,约定违约赔偿责任,并在能够办理过户手续时,及时办理,避免对方反悔。购房者在购买前要充分了解房屋买卖需要的各种手续,最好选择专业人士提供法律意见,再慎重签订合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