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嘱不用公证有效吗?遗嘱未经公证有哪些法律影响?法律怎么规定的,律小帮给出如下解答:
一、遗嘱不用公证有效吗
遗嘱即便未经公证也依然具备法律效应。遗嘱的有效性取决于它是否严格遵循了法律中关于形式以及实质方面的各项要求。
市面上频现的遗嘱类型主要有自书遗嘱、代书遗嘱、电子版遗嘱、录音录像遗嘱、口头遗嘱以及公证遗嘱等多种形式。只要这些遗嘱完全满足相关的法律规范,它们就能获得法律承认并生效。
根据《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三十四条规定,自书遗嘱由遗嘱人亲笔书写,签名,注明年、月、日。
第一千一百三十五条规定,代书遗嘱应当有两个以上见证人在场见证,由其中一人代书,并由遗嘱人、代书人和其他见证人签名,注明年、月、日。
第一千一百三十六条规定,打印遗嘱应当有两个以上见证人在场见证。遗嘱人和见证人应当在遗嘱每一页签名,注明年、月、日。
第一千一百三十七条规定,以录音录像形式立的遗嘱,应当有两个以上见证人在场见证。遗嘱人和见证人应当在录音录像中记录其姓名或者肖像,以及年、月、日。
第一千一百三十八条规定,遗嘱人在危急情况下,可以立口头遗嘱。口头遗嘱应当有两个以上见证人在场见证。危急情况消除后,遗嘱人能够以书面或者录音录像形式立遗嘱的,所立的口头遗嘱无效。
二、遗嘱未经公证的法律影响
1、遗嘱未经公证并不会影响其法律效力。如前所述,只要遗嘱符合遗嘱人的真实意思表示且内容合法,那么它就具有法律效力。公证只是遗嘱的一种可选形式,而非必要条件。
因此,即使遗嘱未经公证,只要它符合法定形式且内容合法有效,那么在处理遗产时仍应依据该遗嘱进行。
2、在某些情况下,如涉及房产过户等具体事务时,可能需要提供其他相关证明材料以证明遗嘱的真实性和有效性。但这并不影响遗嘱本身的法律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