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成年人如何接受遗赠?受遗赠人要通过什么方式表示接受遗赠?法律怎么规定的,律小帮给出如下解答:
一、未成年人如何接受遗赠
1、在我国,遗产继承的方式包括法定继承、遗嘱继承、遗赠和遗赠抚养协议,其中遗嘱继承和遗赠的效力优先于法定继承。
2、未成年人由于其年龄、智力或精神状态的限制,无法独立行使接受或放弃受遗赠权。
3、为保护未成年人的权益,法律规定未成年继承人的法定代理人需代为行使受遗赠权利。
根据《民法典》第十九条规定,八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民事法律行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经其法定代理人同意、追认;但是,可以独立实施纯获利益的民事法律行为或者与其年龄、智力相适应的民事法律行为。
二、受遗赠人要通过什么方式表示接受遗赠
继承开始后,继承人放弃继承的,应当在遗产处理前,作出放弃继承的表示。没有表示的,视为接受继承。
受遗赠人应当在知道受遗赠后两个月内,作出接受或者放弃受遗赠的表示。到期没有表示的,视为放弃受遗赠。
因此,表示接受遗产一定要进行明示的表示如:书面、口头等。
根据《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二十四条规定,继承开始后,继承人放弃继承的,应当在遗产处理前,以书面形式作出放弃继承的表示;没有表示的,视为接受继承。
受遗赠人应当在知道受遗赠后六十日内,作出接受或者放弃受遗赠的表示;到期没有表示的,视为放弃受遗赠。